一、皮帶秤安裝位置的選擇
皮帶秤應該安裝在皮帶張力和張力變化最小的地方,由于這個原因,秤最好是安裝在輸送機靠尾部的地方,稱重托輥應安裝在距離裝料點不小于5m處(ICS-20,ICS-30)或9m處(ICS-17,ICS-14),但距尾部導料欄板不少于3個托輥間距(ICS-20,ICS-30)或5個托輥間距(ICS-17,ICS-14);皮帶秤不要安裝在輸送機角度大于16度的輸送機上。同時要遵守以下準則:
1 、稱量系統要安裝在堅固的輸送機上,否則必須增加支撐
2 、皮帶秤不應設置在距給料機、漏口、導料欄板3米以內的地方;
3 、秤不能裝在凹形或凸形曲線的輸送機上;
4 、秤不能裝在輸送機因超速或傾斜而使物料滑動的地方;
5 、秤應裝在防風雨最好的地方;
6 、在裝有皮帶秤的輸送機上不應聯結或裝有任何震動裝置。
二、皮帶秤的現場安裝
2.1 ICS-14型皮帶秤的安裝
2.1.1現場確定皮帶秤在輸送機上的安裝位置后,按下列要求準備現場
1、在安裝部位配置支撐和支撐腿,以加固輸送機機架,構架的偏差應保持在0.4mm以內。
2、秤的區域內,輸送機架的夾板應和輸送機架焊在一起。
3、要把負4到正4間的托輥在輸送機的橫向用水平尺調平。
4、全部稱重域的托輥應在制造、樣式、規格等方面應相同,具有轉動靈活及良好的機械性能。
2.1.2. 在完成了對皮帶秤安裝位置的選擇和準備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驟安裝皮帶秤秤架
1、 為方便吊掛鋼絲和安裝設備,應舉起或移開皮帶秤范圍內的輸送皮帶,其距離至少需要從負5到正5之間。l
2、 將安裝秤架部位的四組托輥拆掉,去掉連接腳板,改裝為稱重托輥。
3、 對皮帶寬度超過1000mm的皮帶秤,托輥要有足夠強度的支撐,其支撐在側翼托輥和底部的托輥架之間,以使托輥在重載下不變形。
4、 在負4到正4間所有中間輸送輥的中心位置上劃刻線或沖上標記,對帶寬超過一米的輸送機,需用同樣步驟完成兩側翼托輥。.
5、 定負4到正4托輥之間的尺寸,并把它們用墊片墊高6mm.。把負4和正4托輥調整為矩形,其對角線誤差不大于±3mm。
6、 在輸送機的兩邊分別從負4到正4托輥之間等距離地劃上記號。
7、 把皮帶秤秤架放入輸送機架,秤架的中心線要和輸送機的中心線吻合注意,14型皮帶秤的縱向兩拉桿始終處于拉力狀態,不可以處于壓力狀態,詳細安裝方向見附圖。
8、 確定輸送機的中心線,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測量中都必須參照此中心線。
1、 從正5到負5拴一根直徑為0.5mm的細鋼絲,使其通過正4到負4及稱重域中間托輥的中心記號,使鋼絲張緊并保持恒定的張力。
2、 檢查托輥與鋼絲之間的距離,如果需要,在負3到正3托輥下增加墊片,保證托輥到鋼絲的距離不大于0.8mm。
3、 為固定秤架,在輸送機架上先確定秤架安裝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開孔。
4、 將秤架放在輸送機架已經確定的位置上,用水平尺校正秤架水平,根據情況加墊片,最后穿入固定螺栓,并緊固螺栓
5、 拆去秤架上稱重傳感器的保護裝置,在保證稱重傳感器處于自由受力狀態下張緊拉桿螺絲,使稱重傳感器不能擺動。.
3.1.1 稱重域托輥的安裝
a) 以負4為基準,安裝與稱重橋相臨的稱重托輥,其兩邊的距離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稱重托輥為基準依次分別定位負1、負2、負3、和稱重托輥2、稱重托輥3、稱重托輥4、正1、正2、正3。兩相臨托輥的距離應一致且誤差不大于1mm。復查無誤后緊固螺栓,再復查中間托輥與鋼絲的距離,確定正常后拿開所有鋼絲線,把輸送機帶返回。這樣就完成了稱重橋架和秤稱重域的托輥的安裝。
注意:如果皮帶秤安裝好而輸送帶沒安裝,則應在稱重托輥和機架之間用木塊墊實或不安裝稱重傳感器。
3.1 ICS-17型皮帶秤的安裝
3.1.1現場確定皮帶秤在輸送機上的安裝位置后,按下列要求準備現場
1、在安裝部位配置支撐和支撐腿,以加固輸送機機架,構架的偏差應保持在0.4mm以內。
2、秤的區域內,輸送機架的夾板應和輸送機架焊在一起。.
3、要把負4到正4間的托輥在輸送機的橫向用水平尺調平。
4、全部稱重域的托輥應在制造、樣式、規格等方面應相同,具有轉動靈活及良好的機械性能。
3.1.2 在完成了對皮帶秤安裝位置的選擇和準備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驟安裝皮帶秤秤架
1、 方便吊掛鋼絲和安裝設備,應舉起或移開皮帶秤范圍內的輸送 皮帶,其距離至少需要從負5到正5之間。
2、 將安裝秤架部位的四組托輥拆掉,去掉連接腳板,改裝為稱重托輥。
3、 對皮帶寬度超過1000mm的皮帶秤,托輥要有足夠強度的支撐,其支撐在側翼托輥和底部的托輥架之間,以使托輥在重載下不變形。
4、 在負4到正4間所有中間輸送輥的中心位置上劃刻線或沖上標記,對帶寬超過一米的輸送機,需用同樣步驟完成兩側翼托輥。
5、 測定負4到正4托輥之間的尺寸,并把它們用墊片墊高6mm.。把負4和正4托輥調整為矩形,其對角線誤差不大于±3mm。
6、 在輸送機的兩邊分別從負4到正4托輥之間等距離地劃上記號。
7、 把皮帶秤秤架放入輸送機架,秤架的中心線要和輸送機的中心線吻合注意,確定輸送機的中心線,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測量中都必須參照此中心線。
8、 從正5到負5拴一根直徑為0.5mm的細鋼絲,使其通過正4到負4及稱重域中間托輥的中心記號,使鋼絲張緊并保持恒定的張力。
9、 檢查托輥與鋼絲之間的距離,如果需要,在負3到正3托輥下增加墊片,保證托輥到鋼絲的距離不大于0.8mm。
10、 為固定秤架,在輸送機架上先確定秤架安裝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開孔。
11、 把皮帶秤主秤架放入輸送機架,主秤架定位并固定后,再安裝副秤架;主秤架和負秤架之間的聯結簧片安裝時應處于自由垂直狀態,不能彎曲變形;注意17秤的安裝方向為物料先過主秤架(裝稱重傳感器的秤架)、再過副秤架。
12、 拆去秤架上稱重傳感器的保護裝置,使稱重傳感器處于自由受力狀態且秤架不能擺動。
2.3 、稱重域托輥的安裝
以負4為基準,安裝與稱重橋相臨的稱重托輥,其兩邊的距離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稱重托輥為基準依次分別定位負1、負2、負3、負4和稱重托輥2、稱重托輥3、稱重托輥4、正1、正2、正3、正4。兩相臨托輥的距離應一致且誤差不大于1mm。復查無誤后緊固螺栓,再復查中間托輥與鋼絲的距離,確定正常后拿開所有鋼絲線,把輸送機帶返回。這樣就完成了稱重橋架和秤稱重域的托輥的安裝。
注意: 如果皮帶秤安裝好而輸送帶沒安裝,則應在稱重托輥和機架之間用木塊墊實或不安裝稱重傳感器。
4.1 ICS-20型皮帶秤的安裝
4.1.1現場確定皮帶秤在輸送機上的安裝位置后,按下列要求準備現場
1、在安裝部位配置支撐和支撐腿,以加固輸送機機架,構架的偏差應保持在0.4mm以內。
2、秤的區域內,輸送機架的夾板應和輸送機架焊在一起。
3、要把負2到正2間的托輥在輸送機的橫向用水平尺調平。
4、全部稱重域的托輥應在制造、樣式、規格等方面應相同,具有轉動靈活及良好的機械性能。
4.1.2 在完成了對皮帶秤安裝位置的選擇和準備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驟安裝皮帶秤秤架.
1、 方便吊掛鋼絲和安裝設備,應舉起或移開皮帶秤范圍內的輸送皮 帶,其距離至少需要從負3到正3之間。.
2、 將安裝秤架部位的對應托輥拆掉,去掉連接腳板,改裝為稱重托輥。
3、 對皮帶寬度超過1000mm的皮帶秤,托輥要有足夠強度的支撐,其支撐在側翼托輥和底部的托輥架之間,以使托輥在重載下不變形
4、 在負2到正2間所有中間輸送輥的中心位置上劃刻線或沖上標記,對帶寬超過一米的輸送機,需用同樣步驟完成兩側翼托輥。
5、 測定負2到正2托輥之間的尺寸,并把它們用墊片墊高6mm.。把負2和正2托輥調整為矩形,其對角線誤差不大于±3mm。
6、 在輸送機的兩邊分別從負2到正2托輥之間等距離地劃上記號。
7、 把皮帶秤秤架放入輸送機架,秤架的中心線要和輸送機的中心線吻合。注意:20秤的安裝方向為料流先通過耳軸,再過稱重橋。
8、 確定輸送機的中心線,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測量中都必須參照此中心線。
9、 從正3到負3拴一根直徑為0.5mm的細鋼絲,使其通過正2到負2及稱重域中間托輥的中心記號,使鋼絲張緊并保持恒定的張力。
10、 檢查托輥與鋼絲之間的距離,如果需要,在負1到正1托輥下增加墊片,保證托輥到鋼絲的距離不大于0.8mm。
11、 為固定秤架,在輸送機架上先確定秤架安裝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開孔。
12、 拆去秤架上稱重傳感器的保護裝置,使稱重傳感器處于自由受力狀態且秤架不能擺動。.
4.1.3稱重域托輥的安裝:
以負2為基準,安裝與稱重橋相臨的稱重托輥,其兩邊的距離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稱重托輥為基準依次分別定位負1、負2和正1、正2、。兩相臨托輥的距離應一致且誤差不大于1mm。復查無誤后緊固螺栓,再復查中間托輥與鋼絲的距離,確定正常后拿開所有鋼絲線,把輸送機帶返回。這樣就完成了稱重橋架和秤稱重域的托輥的安裝。
注意: 如果皮帶秤安裝好而輸送帶沒安裝,則應在稱重托輥和機架之間用木塊墊實或不安裝稱重傳感器。
5.1 ICS-30型皮帶秤的安裝
5.1.1現場確定皮帶秤在輸送機上的安裝位置后,按下列要求準備現場
1、在安裝部位配置支撐和支撐腿,以加固輸送機機架,構架的偏差應保持在0.4mm以內。
2、秤的區域內,輸送機架的夾板應和輸送機架焊在一起。
3、要把負2到正2間的托輥在輸送機的橫向用水平尺調平。
5.1.2 在完成了對皮帶秤安裝位置的選擇和準備工作以后,可以按下列步驟安裝皮帶秤秤架
1、 便吊掛鋼絲和安裝設備,應舉起或移開皮帶秤范圍內的輸送皮帶,其距離至少需要從負3到正3之間。
2、 對皮帶寬度超過1000mm的皮帶秤,托輥要有足夠強度的支撐,其支撐在側翼托輥和底部的托輥架之間,以使托輥在重載下不變形。
3、 在負2到正2間所有中間輸送輥的中心位置上劃刻線或沖上標記,對帶寬超過一米的輸送機,需用同樣步驟完成兩側翼托輥。
4、 測定負2到正2托輥之間的尺寸,并把它們用墊片墊高6mm.。把負2和正2托輥調整為矩形,其對角線誤差不大于±3mm。
5、在輸送機的兩邊分別從負2到正2托輥之間等距離地劃上記號。
6、把稱重橋放入輸送機架,橋架的中心線要和輸送機的中心線吻合。
確定輸送機的中心線,最后要注意在每一步測量中都必須參照此中心線。
7、3到負3拴一根直徑為0.5mm的細鋼絲,使其通過正2到負2及稱重域中間托輥的中心記號,使鋼絲張緊并保持恒定的張力。
8、 托輥與鋼絲之間的距離,如果需要,在負1到正1托輥下增加墊片,保證托輥到鋼絲的距離不大于0.8mm
9、 固定稱重橋架,在輸送機架上先確定橋架安裝孔的位置和尺寸,然后開孔。
10、 拆去秤架上稱重傳感器的保護裝置,使稱重傳感器處于自由受力狀態。
5.1.3、稱重域托輥的安裝
以負2為基準,安裝稱重托輥,其兩邊的距離偏差不大于0.8mm,以此稱重托輥為基準依次分別定位負1、負2和正1、正2、。兩相臨托輥的距離應一致且誤差不大于1mm。復查無誤后緊固螺栓,再復查中間托輥與鋼絲的距離,確定正常后拿開所有鋼絲線,把輸送機帶返回。這樣就完成了稱重橋架和秤稱重域的托輥的安裝。
注意: 如果皮帶秤安裝好而輸送帶沒安裝,則應安裝托運支架,以 免受力過載而損壞。
三、 皮帶秤電器部分的安裝
稱重傳感器的安裝(20,17,14):
1. 將稱重橋架上安裝稱重傳感器的支撐板取下,緊固關節軸承的固定螺栓。.
2. 把關節軸承旋入稱重傳感器(標簽正向),關節軸承螺桿端部和稱重傳感器中間部分要留有一定的間隙。用扳手鎖緊螺母,同時保證稱重傳感器和上固定板長邊平行且方向一致(注意:鎖緊時不能夾傳感器的中間部分和另一端,只能夾住與關節軸承聯接部分);將拉桿螺栓旋入傳感器另一端,并緊固鎖緊螺母(鎖緊時不能夾傳感器的中間部分和另一端,只能夾住與拉桿螺栓聯接部分)。
3. 將傳感器線及傳感器小心裝入橫梁,并把傳感器線從橫梁一端取出,引入接線盒,保證傳感器不與橫梁接觸;在稱重橋架下面能自由晃動拉桿螺栓;然后安裝球面墊(兩個球面墊的凸、凹面應接觸),將兩螺母相互緊固。注意應將導電帶與秤架相連。
速度傳感器安裝:
1. 測速滾筒安裝:選好位置,離開秤體但不需遠離秤體。保證測速滾筒橫向和輸送機的縱向成垂直狀態,防止回程皮帶跑偏;測速滾筒和回程皮帶間要有一定的壓力,以保證測速滾筒和皮帶同步運行不失速;測速滾筒兩端的軸承要安裝到位,防止測速滾筒沿軸向竄動。定好軸承孔位后,劃線并割孔,固定測速滾筒。
2. 把測速傳感器和測速滾筒聯接起來,制作防轉臂支架并安裝,安裝防轉臂及拉簧。
儀表安裝、布線及接線:
壁掛式儀表:選好地點,盡量遠離干擾源及震動源;以適合操作為準定好安裝高度并安裝儀表。嵌入表:推入安裝口,把兩側定位螺絲上緊。
1. 當儀表和秤體的距離不大于100米時,稱重傳感器信號電纜用4芯屏蔽線,超過100米用6芯屏蔽線。鋪設稱重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的信號線時要和動力電纜分開敷設。儀表電源最好是照明電,并且電壓穩定。
2. 確定稱重傳感器的激勵和信號線,接激勵電源的兩根線之間的電阻一般為380或420歐姆左右,線的顏色一般為紅和黑,紅的接激勵+,黑的接激勵-;信號線之間的電阻為350±1Ω,線的顏色一般為綠和白,綠的接信號+,白的接信號-,屏蔽線根據接線圖單端接地,接線要整齊美觀。注意:稱重傳感器電纜線不得截短!
標定:
1. 建立測試周期:測試周期應不小于3周或不低于6分鐘且應取整數圈。測量皮帶一周長度,精確到毫米。在皮帶上做一顯著標識,開啟皮帶并以最大速度運行,當標識通過某一參考點時,用秒表開始測量皮帶整數圈的運行時間,將皮帶一周的長度、選擇的運行圈數及運行圈數所用的時間輸入儀表,并進行一次倒計時,倒計時結束即完成了測試周期的建立。
2. 零點調試前讓皮帶運行至少半小時,再開始調零,零點校準至少要進行5次,以觀察零點穩定性,正常后記錄零點值。
3. 間隔校準前應先選擇間隔標定的方式。標定方式一般選擇掛碼標定、鏈碼標定、實物標定
3.1 掛碼標定:
3.1.1掛碼位置的確定:
(1)30,20-1秤砝碼掛在稱重托輥上。
(2)20-2,17-2秤砝碼掛在兩稱重托輥中間位置。
(3)17-4秤砝碼分別掛在主、付秤架上兩稱重托輥的中間位置。
(4)14秤砝碼均布懸掛。
3.1.2、掛碼量計算:
(1)皮帶上每米物料量(P)公斤/米
P=Q/(3.6*V)
Q=秤容量(噸/小時),
V=皮帶速度(米/秒);
D=托輥間距(米)
M=稱重托輥數
L=皮帶周長(米)
N=測試周期內皮帶運行圈數
(2)達到皮帶秤滿量程所需掛碼重量=M*P*D,
(3)校驗常數=掛碼重量/(M*D)*N*L
3.1.3. 將儀表標定方式選為掛碼,輸入掛碼重量,檢查標定常數是否正確,掛好砝碼;操作儀表進行間隔標定,標定結束記錄間隔值;
3.1.4.移去砝碼投入使用。
3.2 鏈碼標定:
1.每條鏈碼都有規格,單位為公斤/米
鏈碼標定常數=鏈碼重量*N*L,
2.將鏈碼固定,固定鏈碼要求鏈碼把+1到-1之間的托輥全部覆蓋上(包括+1和-1托輥),
3.開啟皮帶,觀察鏈碼運行情況,保證鏈碼成一條直線,
4.操作儀表進行標定,達到所允許的誤差范圍后再連續標定三次,以觀察其重復性,記錄標定結果和間隔值。
5.移去鏈碼,投入使用。
3.3.實物標定:
準備標準重量的物料,物料重量不小于最大秤容量的2%,啟動皮帶調好零點后,操作儀表并將標準重量的物料從秤體上通過且須在測試周期內將物料放完,重復做3到4次以觀察其重復性,如誤差超出標準,則應檢查秤體的機械部分和輸煤系統是否正常,找出影響精度的原因并排除,重新標定;如誤差在允許的范圍內,記錄標定結果和間隔值。皮帶秤即可投入使用。
實物標定要注意:
準備物料時把好稱量關!
物料通過皮帶秤前保證沒有灑料,存料現象